柱三拱门。
清华大学一共是有9个门,西门对面就是圆明园。
吕老先生并不住在校内,为了等国家地理的约访,特意在研究所等着。
老先生快90岁了,两鬓斑白,精神矍铄,侃侃而谈。
宁妮拿出采访提纲,打开录音笔,进入了工作状态。
张哲翰让非非全程录像,能够聆听顶尖学者讲述的机会是极为难得的。
老先生除了介绍当前三星堆研究的学术状况,还专门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三星堆的发现在世界学术史上的地位,完全可以与特洛伊或者尼尼微相比,三星堆文明的解构,意味着对华夏历史文化的重新认识和梳理。”
“谈三星堆注定离不开《山海经》的拆解,《山海经》 不以黄帝为中心,而以帝俊和帝颛顼为中心,这个特点十分突出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说明 《山海经》 与中原文化体系不同,是另一个文化体系。《山海经》 中的许多篇章都可能是巴蜀地域所流传的代表巴蜀文化的古籍,或许和彝族有关系。”
老先生谈的观点和信息,让张哲翰兴奋不已。
三星堆是新发现的遗迹,会不会存在一个幻界遗迹的入口?
一个能够让学术界重新认识华夏历史文化的新文明,相应的幻界的遗迹又会是多大?
采访结束已经快11点,校园里已没什么人,教室、图书馆和宿舍都已熄灯。
两人手挽着手走在清华园里,让张哲翰回忆起了昔日的校园时光。
“你在哪儿上的大学?”张哲翰问道。
“天上。”宁妮说的“天上”自然是幻界,她是幻二代。
“你那么漂亮,就没人追你吗?”
“有啊。”
“那我肯定不是你的初恋。”
“是啊。”
也不知道这个“是啊”指的是“不是初恋”还是“是初恋”,张哲翰觉得自己有点瓜。
“你说《山海经》里记载的那些妖魔鬼怪都是真的吗?”张哲翰换了个话题。
“我听我爸说过,那都是幻界最早的一批天行者干的。”宁妮第一次提到她的父亲。
“那些人都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