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浓郁的神话色彩。
叶恒对于《黄帝阴符经》早有所闻,先前在西王母庙中就窥得一二,后面仔细钻研,还有许多不解地方,如今黄帝本人就在眼前,有什么问题,直接问他本人便可以解惑。
这也是他来郑兴市的主要原因。
“我有一事不解,既然天机张而不生,天机驰而不死。天有驰张,用有否臧。张则杀威行,驰则杀威亡。人之机亦然。天以气为威,人以德为机,如何才能够平衡两者间的关系。”
黄帝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指了指地上。
“你可知此篇经文虽然短暂,但却内含天机之奥,外契人事之妙。全文通篇贯穿天道自然和谐,始终渗透着“阴符”的无为与自然。”
“日月往来,阴阳升降,消息盈虚,从而形成寒暑交替、昼夜晦明、春夏秋冬、风云雷雨等现象,通过这些现象的升迁变化,就自然形成了品物万类。”
随着黄帝娓娓道来,像是有种莫名的力量,正所谓言出法随,周围的气息瞬间起了波动,变得有些不凡,好似冥冥中有什么东西在孕育。
地上那些字迹也发生了变化,一股玄而又玄的气息注入其中,它们开始颤抖起来,很快就脱离了原本的位置,不断在土地上游走,重新的组合。
明明是死物,这一刻却被赋予了强大的力量,或者说这些字符本身就带有偌大的神秘,之间都有神力进行连接。
黄褐色的大地俨然成为了一副画卷,而在这上面竟然形成了太阳还有月亮等图案,各种各样奇异的景色,纷纷呈现其中,简直让人目不暇接。
灿烂的阳光还有柔和的月辉交织在一起,周围还有星光点缀,几乎和真实的存在没有什么区别,日落月升,斗转星移,仿佛孕育出了无上的生命力。
能够感受到一股蓬勃盎然的生机正在不断发展,自成一片世界。
有生命就意味着有死亡,此消彼长,却总保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里面,似乎有双看不见的大手,时刻关注着这一切。
除了大小和形状,这片小世界几乎和现实世界没有什么区别,叶恒一时间看的有些入迷,还是黄帝的声音把他的思绪拉回到了现实当中。
“天地人三才及万物暗合,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生养,相互感应;天地与万物之间,万物与人之间,事物与事物之间,人与人之间,都是这样的关系。”
正是因为如此,才构建了一个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人间,三者缺一不可,同时若是其中一种超过了平衡,那么来自天地间的神秘力量就会出手制裁。
这也许就是天地间的大道所在,不会让任何一个事物超过既定的发展。
叶恒忽然想起中生代末白垩纪生物大灭绝事件,是否就是因为失去了平衡,所以才会造成如此现象。
关于恐龙灭绝,后世流传着诸多原因,有人说是因为陨石撞击,有人说是因为板块的运动,还有人说是环境突然变得恶劣,恐龙没有办法再继续生存下去。
总而言之众说纷纭,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官方的说法,谁也不知道这其中究竟牵扯到了什么,可以说是世纪谜团。
如果不是因为恐龙消失在这个世界上,现在站在金字塔顶端的还不一定会是人类。
但也正因为这个庞然大物的种族灭绝,才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创造力,人类的始祖得以修生养息不断繁衍发展到了今天这种地步。
他沉吟片刻开口道:“如果哪一天人类的发展也超过了天地的制约,或者严重影响到了其他生物的存在,那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即宜,三才即安。”
黄帝深深看了叶恒一眼,给出了模棱两可的答案,看似什么都没说,然而所有都在这短短一句当中。
天地与万物生成,盗万物以衰老;万物与人之服御,盗人以骄奢;人与万物之上器,盗万物以毁败。皆自然而往。三盗各得其宜,三才递安其任。
但若是哪一天,人类过度索取,三者关系彻底失衡,那么天地也就会变得“不安”,是否曾经发生的大灭绝事件又会再次重演呢?
不过这一切都只是叶恒的猜想而已。
黄帝好像知道叶恒在思考什么一样,继而开口道:“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生者,人之所爱,以其厚于身。太过则道丧,而死自来矣。
死者,人之所恶,以其损于事。至明则道存。而生自固矣。福理所及谓之恩,祸乱所及谓之害,损己则为物之所益,害之生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