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彻底,而是因为有当初从邺城一带强迁到晋阳五郡的七万多羯族年轻女子。
羯族无论男女,相貌都与汉民有明显的不一样,很容易区分。
不像羌、氐、匈奴、鲜卑等四胡,如果穿汉服、讲汉话、过汉节,看上去可以与汉民一般无二,几乎无法区分。~墈~书*君^ ?首?发-
原本按照计划,五胡中的羌、氐、匈奴、鲜卑四胡,可以留下部分人口,不必男女老幼全部清理。
唯独羯族是打算不分男女老幼全部清理掉的,但北方冀州与半个幽州仍然在羯赵统治之下,为了避免消息泄露刺激羯族人,当初强迁到晋阳五郡的那七万多羯族年轻女子,并没有直接清理掉,而是仍然养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当初其实打算用这七万多羯族年轻女子,和羯赵换同样数量的汉民年轻女子。
只可惜羯赵没多久就二十六万大军兵分两路攻打晋阳五郡,后面又是大唐建国,大唐主动南征攻打黄河以南、淮河以北各郡县。
到现在反而已经没必要换了,真提出要换,反倒可能因此出大问题。
毕竟现如今羯赵只剩下冀州和半个幽州,统治下汉民人口可能也就一百一二十万,就算羯族人答应交换,他们怕是也很难凑得齐七万多汉民年轻女子。
真如果羯族人在统治下的冀州、幽州疯狂擒抓汉民年轻女子凑数,过程中肯定伴随着大量杀戮,反而可能使得冀州、幽州汉民人口严重下降。
为救七万多汉民年轻女子,却可能使得冀州、幽州消失十几二十万汉民人口,那才真是大罪过。
所以最好就是默不作声,等待大唐积蓄力量,一举北伐,直接灭掉羯赵,收复在羯赵统治下的冀州、幽州等郡县。
届时冀州、幽州等郡县的汉民自然也就脱离羯赵统治了。
常建新打电话让管理农贸公司的尤小柔立刻找厂商下单,三十万个曲辕犁头,六十二万柄镰刀,五十八万把锄头,订单金额接近两千万。
现代工业化生产速度很快,一家工厂一条产线二十四小时时间就能生产两三千个曲辕犁头。
哪怕一家工厂只愿意用一条产线生产,却可以同时找四五家工厂,那么一天时间便能生产一万多个,关中区域所需的十二万个,八天到九天时间就能生产出来。
镰刀和锄头更容易生产,一家工厂一天就能生产上万把镰刀或者锄头,同时找三家工厂,便也是八到九天时间就能生产够关中区域所需数量。
常建新又在坡岛多待了四天,用几千万美元,折合五个亿左右买了一下固定资产,这才坐飞机回到国内。
关中区域所需的农具,常建新打算分两批次给刘绍送过去。
他回到n市的时候,第一批七万多个曲辕犁头,十八万多把镰刀,十三万多个锄头已经生产出来了,且当天晚上就能九点钟之前就能拉到仓库卸完货。
之所以四天时间就有这个数量,还完成了运输,哪怕工厂在n市三百公里范围内,不算太远。
这是因为工厂多多少少都有些库存,这些是包含了工厂的库存在内。
拿到第一批农具,次日一大早,刘绍便下令将农具优先运往陇西等距离长安城比较远的郡县分发,长安城一带的百姓最后分发。
关中百姓刚成为大唐子民不到两个月,还不够完全心向大唐。
随着大唐朝廷又是发鸡蛋,又是降低税率,现在又是免费分发农具、粮种,百姓根本没听说过对百姓这么好的朝廷。
相比较大唐朝廷对百姓的好,以前匈奴人建立的汉赵伪朝,简直差到没边。
百姓内心大受震撼。
拿到农具,回家试用过后,这种现代钢材制造的农具,比古代时空传统的铁制农具质量好太多了,百姓再次大受震撼。
农具是看得见,感受得着的质量。
然而,土豆、红薯、玉米等粮种,却是关中区域百姓见都没见过,听都没听说过的粮食种子,而且大唐朝廷还说土豆、红薯亩产至少一千斤,玉米至少四百斤。
除了土豆、红薯、玉米,大唐朝廷提供的麦种,稻种,也说亩产至少三百五十斤。
要知道,以往传统的麦种、稻种,也就接近两百斤,或者两百多斤的亩产,最好最好的水田,也顶多产三百来斤稻谷。
大唐朝廷却说提供的改良麦种、稻种,中等土地就能亩产过三百斤,关中百姓们是心有疑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