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好一会儿,朱元璋才冷静了下来,随即望着朱由检直接询问道:“说说吧!大明江山怎么会走到这步田地?”虽然他看过明史的,但具体情况还是需要崇祯来说。^k_a!n¨s\h?u\z¢h¨u-s/h.o,u~.*c′o^m?
对此,朱由检不敢隐瞒,忙将眼下大明的现状尽快说出,也许是两人出现的方式太过于惊奇,也许是朱由检内心的希望。毕竟若是朱元璋真的显灵了,那外面的李自成、朝堂的群臣百官,关外的后金女真,包括那些他曾经最信任最仰仗、如今却最怀疑的东林党人,都已不再是威胁。……太庙外,宫内的禁军侍卫拱卫左右,还有一队锦衣卫在屋檐下守候。在这宫内,朱由检最信任的司礼监秉笔太监——从信王府时便一直跟着他的王承恩,时不时探出脖子,想看看主殿内到底发生了何事。就在刚才,主殿内忽然传来声响,王承恩连忙叫道:“陛下,您没事吧?”里面一阵沉默,王承恩双眸微眯,朝着锦衣卫都指挥使骆养性招了招手。骆养性颔首点头,身着飞鱼服、佩着绣春刀,小心翼翼迈着步子,领着身后的一队锦衣卫来到主殿门外,随时都有冲入进去的可能,但就在此时,里面传来朱由检沉稳的声音:“没事,承恩,任何人不得擅闯太庙主殿,违者杀无赦!”闻言,王承恩略松了口气,刚跟过来的骆养性也往旁走了几步,离太庙主殿紧闭的大门更远了些,面上却挂着几分苦笑。天启年间,魏忠贤登台,东厂势大,锦衣卫沦为了东厂的附庸,本负责的主要核心侦察缉拿事务,办事前都需先经东厂审批,彻底无权,只沦为了执行抓捕、刑讯等脏活的工具。本以为天启帝朱由校去世,崇祯帝朱由检上位,杀掉魏忠贤后,会重用锦衣卫,却没想到朱由检依旧不为所动,如今他这锦衣卫指挥使只能负责宫里面的仪仗之事。……太庙主殿内,朱由检娓娓道来当下的大明情况。朱元璋看过明史,对于这明末年间本就有所了解,只是当这些情况从这子孙的嘴里一一说出,更是觉得头疼许多。前朝无臣可用,党争严重内耗,锦衣卫还有东厂,如今也都成了瞎子聋子,哪怕还有其人勉强能够运转,可其功效着实一般。.\?看?*|书o<>屋¨D\小·\说(网@_ ×?已°±&发\?¢布?最1D新?]章±|o节~±?对外情报失灵,高层更是贪腐滋生,俨然间哪里还有半分锦衣卫和东厂该有的职能和规矩?除此之外,各省要地连年大旱、洪灾,还有那四处流窜的闯王高迎祥,以及其麾下闯将李自成,包括那‘八大王’张献忠等人,一个个的可谓是将这好好的大明山河搞的是片片废墟、千疮百孔。朱元璋捏了捏睛明穴,想着这些事情,着实怪不得朱由检这个子孙,旋即,他目光忍不住看向朱辰道:“朱辰,你有什么办法吗?”“老祖宗难道还想不出来?”朱辰一阵惊奇,他对于这治国之道,还有权术之道可不甚了解,此事终究还是要仰仗朱元璋这位洪武老祖宗才是。“你小子,还不如他!”朱元璋没好气地白了一眼朱辰,指着朱由检开口就是一顿说教。朱辰撇了撇嘴,能一样吗?朱由检虽然没有经过正统的帝王教育,但怎么也在这皇帝位上坐了七年了,也能够琢磨出什么了,而他朱辰要不是能意外联系到朱元璋,不过就只是芸芸众生的一员。索性朱元璋也没对朱辰抱有什么太大希望,两人相处有了段时日,对朱辰,朱元璋也早已有了了解。想了片刻,朱元璋道:“崇祯,立刻把王承恩,还有锦衣卫都指挥使骆养性两人唤来,若想救大明必须改革,若想改革便须拥有兵权,枪杆子里才能出政权,不过现在看来,如今这紫禁城里的军队怕是早被那些勋贵子弟所把持,毫无可用之人,所以在此之前就得先将这皇宫给把持得住,锦衣卫和东厂便是重中之重的要害。”借这个机会,朱元璋现身说法,也顺带着教导起了朱由检这位崇祯一朝的天子,何为帝王之道,何为权势平衡之术。他朱元璋是来救大明的,可并不是来这崇祯年间当皇上的,日后还是要还政交给这后代子孙。朱由检目光清明,他读书明理、心思通透,也就是无人可信,所以才敏感多疑。而对自家老祖宗朱元璋,不仅相信,而且一万个敬佩,甚至有了朱元璋同他谈心,帮他解决完这大明危局后,也就会返回洪武一朝,不会抢他的天子之位,更是让朱由检消除了最后的顾虑,当下在这崇祯一朝,自是“老祖宗说是什么,那便是什么”。/r,i?z.h?a¨o¨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