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沙沙作响,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x^g_g~k.s~.~c¢o′m?
苏月握着手中的木剑,跟在宋师姐身后,穿过一条蜿蜒的小径,来到竹林深处一片较为开阔的空地上。
这里远离小院,也听不到宗门其他地方传来的喧嚣,是一个绝佳的清修之地。
宋师姐在空地中央停下,转身面向苏月。她的身姿挺拔,眼神清冷而平静,仿佛与周围的竹林融为一体。
苏月立刻站好,恭敬地看着师姐,心中既有对未知剑道的向往,也有即将开始正式修行的紧张。
“剑,非仅为兵刃。”宋师姐开口,声音清冷而悦耳,“法修借天地灵气,引之为用。而剑修,融自身于道,以剑为桥,炼体魄,炼心神,炼剑意。”
她顿了顿,眼神落在苏月手中的木剑上:“剑道的基础,在于身。身若不固,如何持剑?如何运力?故,先炼体。”
宋师姐没有多余的废话,首接开始安排训练项目。她示范了几个简单的桩功,比如马步、弓步。
她的动作标准而稳固,虽然只是简单的站立姿势,却给人一种根植大地、风吹不动的沉稳感。¨5′0′2_t¨x^t\.,c\o·m/
接着是基础的步法,进、退、闪、转,步伐轻灵而有章法。
最后是一些拉伸和增强腰腹力量的动作,每一个都针对性极强,显然是为后续的剑招发力做准备。
“桩功,练下盘之稳。步法,练身形之灵。体术,练发力之源。”宋师姐简洁地解释了每项训练的目的,“这些,每日不可懈怠。”
苏月听得认真,这是她第一次接触如此系统的身体训练。
在药田工作虽然也磨炼了体力和耐力,但远没有这些动作来得专业和有针对性。
她跟着师姐尝试站马步,腿部肌肉立刻传来酸胀感,身体摇摇晃晃,完全没有师姐那种稳如泰山的架势。
练习步法时,更是手脚不协调,不是同手同脚,就是转身时险些摔倒。
体术动作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非常吃力,每一个都将她的力量压榨到极限。
“你的体魄尚可,但协调性和爆发力不足,根基也略显虚浮。”宋师姐一眼就看出了她的问题,语气平静,没有责备,只是陈述事实。-?o咸1鱼2看′+.书$ ?§最?t`新¥章=节?×更}新,快¤¨
基础体能训练结束后,宋师姐站到场中,手中也出现了一把木剑。
她将剑尖斜指向地面,周身的气质瞬间发生变化,清冷中多了一分凌厉。
“剑招,初学三式:挥、砍、刺。”她说道,然后开始示范。
第一式,挥。宋师姐手中木剑流畅地划过一道圆弧。
动作看似简单,但苏月能感觉到其中蕴含的力量。
宋师姐讲解挥的要领:力量从脚下升起,经过腰胯、脊背、肩膀,汇聚到手臂,最终通过剑身释放。
第二式,砍。宋师姐的木剑自上而下,带着一股决断的气势劈落。
她讲解砍的要领:力量集中,剑势沉重,意念要果断,如同劈开顽石。
第三式,刺。木剑瞬间化为一道首线,精准地向前突进。
刺的要领是:身形稳定,力量集中于一点,意念要穿透,如同刺破坚冰。
宋师姐的示范,每一招都简洁有力,没有丝毫拖泥带水,清冷中蕴含着不容小觑的锋芒。
虽然只是木剑,但在她手中,却仿佛能够开山断流一般。
示范完毕,宋师姐将手中的木剑递给苏月:“你来。”
苏月深吸一口气,接过木剑。木剑入手,比她想象中要沉一些。
她按照师姐的示范,尝试施展第一个动作——挥。
她努力调动身体的力量,模仿师姐的动作,但木剑在她手中显得异常笨拙,挥出的轨迹歪歪扭扭,发力也很不协调。
砍的时候,她感觉力量使不到剑尖,仿佛只是在用手臂抡动木头。
刺的时候,剑尖摇晃,无法稳定地指向一个点。
她尝试了几次,感觉自己完全无法控制这把木剑,更别提将力量流畅地传递到剑招中去了。
和师姐行云流水般的动作相比,她的尝试显得既可笑又无奈。
宋师姐没有出声指点,只是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
她的眼神平静,没有催促,也没有不耐,这反而让苏月更感到压力,想要做好却力不从心。
好一会儿,在苏月尝试了几十次,累得气喘吁吁时,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