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的望远系统或显微系统?”
“直角棱镜和全反射棱镜……嗯,利用全反射原理测量临界角,似乎是个可行的方向,但关键在于如何精确观测和测量那个临界角……”
“分光计的底座和角度盘……虽然没有了平行光管和望远镜,但这个可以精确读数的角度盘,或许能派上大用场……”
秦风的脑海中,【经典物理模型构建】的能力悄然运转。各种光学原理、实验方法、以及这些器材的特性与组合方式,如同潮水般涌现,又如同拼图般,在他的意识中迅速地排列、组合、筛选、优化。
他想到了斯涅尔定律,想到了最小偏向角法,想到了阿贝折射仪的工作原理,甚至还想到了更高级的椭偏仪和干涉测量法……
当然,后面那些过于高大上的方法,在现有器材条件下,显然是无法实现的。
他的眉头,微微蹙起,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这个实验的难点,不仅仅在于设计一个可行的方案,更在于……如何在这些简陋的,甚至可以说是“残缺不全”的器材限制下,最大限度地提高测量精度,减小实验误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这,才是真正考验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地方!
“如果……如果能将几种不同的测量原理巧妙地结合起来,互相印证,互相修正呢?”一个念头,如同划破夜空的闪电,猛地在秦风的脑海中亮起!
他想到了,可以利用棱镜的色散效应,虽然氦氖激光器是单色光,但如果能找到一种方法,让光线在液体中发生多次折射或反射,或许就能放大某些微小的角度变化。
他又想到了,那个虽然“残缺”但依旧可以精确读数的分光计角度盘,如果能将其与旋转平台巧妙地结合起来,或许就能实现对某些关键角度的精密测量。
还有那些不同焦距的透镜,如果能将它们巧妙地组合起来,是不是可以制作出一个简易的,能够放大观测效果的“望远系统”或者“读数系统”?
一个个大胆而新奇的想法,如同雨后春笋般,在他的脑海中不断涌现。
他的眼睛,越来越亮,嘴角,也渐渐勾起了一抹自信而从容的微笑。
“有点意思……这个挑战,我喜欢!”
他深吸一口气,不再犹豫。
他伸出手,开始有条不紊地,从实验台上选取他所需要的器材。
他的动作,依旧是那么的沉稳,那么的精准,没有丝毫的慌乱。
周围那些还在为实验方案而苦恼的选手们,看到秦风竟然已经开始动手挑选器材,而且看起来还胸有成竹的样子,一个个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他……他这么快就有思路了?!”
“不可能吧?!这题目这么变态,他……他难道真的看一眼就能想出解决方案?!”
“这家伙……到底是什么怪物啊?!”
就连主席台上,通过监控密切关注着考场情况的周文海教授,以及其他几位竞赛组委会的专家们,此刻也都将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在了秦风所在的那个实验台上。
他们也很想知道,这个在理论笔试中创造了“满分奇迹”的神秘少年,在接下来的实验操作环节,又会给他们带来怎样的惊喜……或者说,惊吓!
而秦风,对周围的一切恍若未闻。
他的世界里,只有眼前的这些冰冷的仪器,以及……他脑海中那个正在逐渐成型,充满了奇思妙想的,独一无二的实验方案!
一场考验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的终极较量,才刚刚拉开序幕!
而秦风,已经准备好,用他那超越时代的智慧和技巧,再次震惊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