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阳伢子,其它都好办,可这喊魂,究竟是怎么个喊法,我和你春婶婶可从来没喊过啊。+优′品,小~说/枉, ~首`发?”
曹爱国一脸无奈的看着杨少阳。
“呵呵,这个好办。”
杨少阳呵呵一笑。
然后,将喊魂的口诀,告诉曹爱国。
“东路,西路,南路,北路,西路通。天空,地空,房空,人空,待魂还,曹细妹之魂,快快归来。”
告诉完口诀之后,杨少阳笑着对曹爱国说。
“爱叔叔,你记住,照这样喊就行了。”
接着,又特别强调。
“记住,一定要在半夜子时的时候喊,喊魂之前,要先上三炷香。”
强调完之后,杨少阳又转过脸,看着石春秀。
“春婶婶,你也记住,爱叔叔喊完这些口诀之后,你就赶紧跟着喊,曹细妹回来了,曹细妹回来了,曹细妹回来了。”
杨少阳一边说。
一边很认真的看着曹爱国和石春秀两口子。
“少阳伢子,你说的这些口诀,你爱叔叔我都记不住啊。”
曹爱国表示很无奈的摊开双手,看着杨少阳。!x\4~5!z?w...c′o¢m/
一旁的石春秀也赶紧跟着说。
“是啊,少阳伢子,你说的这些什么口诀,我和你爱叔叔都老了,就我们这脑袋,根本就记不住啊。”
“这?……”
杨少阳想了想。
“……那就这样吧,爱叔叔,你就喊‘曹细妹回来了吗’,然后,春婶婶就赶紧回答‘曹细妹回来了’,记住,你们这三天,每天晚上的子时,也就是0点左右,要连续喊三次,再连续回答三次,喊的人在屋子外面,回答的人在屋子里面,喊的声音和回答的声音,都越大越好。”
“这个很好记,我们都记下来了。”
曹爱国和石春秀同时点头。
“嗯,记下来了就好。”
杨少阳点头笑道。
虽然这样的效果,可能没有念口诀的效果那么好,但应该也够用了。
毕竟,刘少坤的阴魂,刚才己经被自己超度了。
曹细妹的安危,也并没大碍了。
现在喊魂的主要作用,是让曹细妹的三魂七魄归位。
怎么说呢。
喊魂这种民俗,其实早就流行于华夏大多数地区。¢欣/丸~ - ^神?占· .追*蕞*鑫\漳_节,
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了。
古人们认为,人有三魂七魄,受到惊吓后,魂魄会离散,须招魂以复其精神,延其年寿,因而有“招魂”之俗。
《楚辞》中的《招魂》篇,即与此俗的关。
婴孩儿童若惊吓所致,以致魂不附体,此时即须叫魂收惊,使魂魄归来,除病消灾。
当然,各地方式不一。
比如,在珠江流域的方式是:在檐下、床头或受吓的地方,烧几支香及冥纸,将孩子衣服在火焰上方前后摆动,手拿菜刀或剪,在地上拍响,再将米粒撒向西方,口中呼喊:“东方米粮,西方米粮,南方米粮,北方米粮,西大五方米粮。某月某日某某童年来归啊!请到九天玄女、接魄童郎,畀返某某肚胆来归啊!”等等。
而在北方一些地区,则是以小孩的年纪月生(八字)写在红纸上,置于灶台,纸上放一碗水,并点香烛叩头。
然后,取一个斗,遮以包袱,点火寻觅社脚下的蟢蛛。
并连喊“某某归来!”
首至找到二三个蟢蛛,放在斗中,捧至小孩枕这,边走边喊,放下蚊帐后毕。
数分钟后,方可揭开帐子。
在湘西一些地方则是:晚饭前后,先上三炷香。香点燃之后,就开始喊,喊的时候要带上孩子的名字。
如小名为狗伢子的孩子就喊:“狗伢子回来了吗?”
狗妈门外喊,狗爹在屋子里答“狗伢子回来了。”
门外的人喊一声,屋子的人应一腔,一般要喊上三次。
喊声要洪亮,悠扬高昂,显示出父母对受惊吓的孩子关切的心情。
而以上这些,都是普通老百姓的喊魂方式。
法师就不一样了。
可以用法诀,再辅以招魂幡和招魂铃等等,效果会立竿见影。
哪怕那些刚入道的菜鸟,也比寻常老百姓要强了许多。
当然,许多无神论者,认为喊魂没卵用,这种方式纯粹就是一种封建迷信活动罢了。
但实际上,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