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皇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皇 > 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 > 第137章完结

第137章完结

1995年9月初,完成了第一部前六章未定稿。*k~a¢n^s_h^u^j`u~n·.?c^c\《炎黄春秋》找人打印数十份,由本人及家属分送所有提供材料的同志以及本人挚友姚昌淦、徐颖夫妇等人,恳请他们核实补充和提出批评意见,然后再一一收回斟酌定稿。第二部各章,大体上也一一送请有关当事人核实修改,力求准确稳妥。

1995年11月,《炎黄春秋》摘编首发本书第一部前四章。截至写此《补言》的半年中,笔者已经看到的相继发表、转载或连载本书部分章节的报章杂志有:北京《炎黄春秋》、《工人日报》、《中国老年报》、《老年文摘报》、《中华周末报》、《中外报刊文萃》、《法制文萃报》和《文摘报》;《天津老年时报》和《人与法》杂志;青岛《青年参考报》;《上海文化报》和《文汇读书周报》;香港《文汇报》;广州《南方日报》、《南方周末》、《广州日报》、《大时代文摘》和《炎黄世界》、《同舟共进》、《共鸣》杂志;《贵州都市报》;成都《文摘周报》;武汉《今日名流》杂志;南京《银潮》杂志;郑州《新闻爱好者》杂志;太原《老友报》和《法制博览》杂志;辽宁《鞍山日报》,等等。,二!八!墈-书/旺~ .勉-废*悦+渎~另有巴黎的《欧洲时报》。未闻和闻而未见的,都未计其内。

这说明,有关耀邦的故事,特别是当年他在叶、邓、陈老一辈们支持下大力平反冤假错案、正确落实“人”的政策的故事,发自内心的读者群是十分广泛的。而且有许许多多尚未见诸报端的故事在民间传颂着。下面,就是河南省郑州旅游学校的女学生赵明给我写来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供我撰写本书作参考的。赵明写道:

1985年10月26日上午,胡耀邦总书记来到嵩山脚下的登封县。在嵩阳书院,他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国内现存最大的柏树,细听文物局长李振中讲“汉封三柏”的故事。

相传汉武帝时,这里就有三棵大柏树。武帝进了书院,看到第一棵柏树枝干挺拔威武雄壮,就高兴地说:“朕封你为‘大将军’。”再向里走,一棵更大的柏树出现在眼前,武帝想了想说:“朕封你为‘二将军’。”待进了第三层院子,又看到了一棵气势非凡、直插云天的柏树,明显大于前两棵。?墈*书¢屋* \免`废·阅·黩¨但武帝认为自己金口玉言不可更改,只得蔫没声地咕哝说:“朕封你为‘三将军’。”随行大臣觉得不公,建议重新封;武帝却明知有错也不改,没理找理地说:“先入为主嘛!”

李局长接着介绍说:“由于年深日久,‘大将军’枝干弯曲,‘二将军’树干空裂,‘三将军’在一次雷电中化为灰烬。民间传说是,‘大将军’乐弯了腰,‘二将军’气炸了肺,‘三将军’恼怒自焚了。现在‘二将军’还蒙着委屈哩!”

胡总书记听到这里,幽默地说:“知错不改是不对的。现在应该给‘二将军’、‘三将军’平反昭雪,就叫它们为‘元帅柏’、‘大元帅’吧!”

正因不论古今,或正事或笑谈,耀邦都贯串着实事求是精神,并留下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广泽人间的业绩,所以,他才倍得世人的真情赞誉。周而复在其《离世异俗,独行其意》文中说:“知道冤假错案并不难,平反冤假错案却很难;自己高谈实事求是并不难,要自己实事求是去做却很难;自古已然,于今仍是。耀邦同志力排众议,言行一致,坚持实事求是平反一切冤假错案,自然受到人们的拥戴。”

在“五四”运动七十周年的座谈会上,许多著名学者认为:发动真理标准大讨论、反对盲从迷信,用科学与民主精神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胡耀邦,是继承“五四”精神的楷模。

由是,在这位一生光明磊落、谦诚好学、廉洁奉公、待人宽厚、真正全心全意为人民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