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国皮岛驻军的活动范围,并对其形成了一定的威慑力。而对蒙古部族的分化和进攻,则彻底确立了女真民族在草原上的优势地位,而皇太极也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娴熟的军事指挥能力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时代,自此,辽东大地,以女真为尊,草原上又一只雄鹰开始展翅翱翔!
四 袁崇焕的起落悲歌
千古之冤和辽东局面的最终形成
在明朝漫长的历史上,好官、清官、有本事的官很多都折戟沉沙、阴沟里翻了船,例如于谦、刘宗周、叶向高、熊廷弼、孙承宗等等。这些人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浓重的士大夫情结和清高知识分子做派。在他们眼里,清就是清、浊就是浊,来不得半点含糊。这种想法如果放在一个文明、进步的时代可能还有些空间,但在封建时代的中国却很难实现。
以明朝的历史来论,宰相做得最得劲,名声又不算差的可能就只有张居正一个人,但当我们翻翻张居正的老账就会发现,这位大人掌权之时还是蛮专权的,和魏忠贤相比他就是方向相反,力气用到了国家建设上,但针对于人的很多做法都是差不多的。但事实上也正是这种不拘一格的问政方式才能让他在明朝繁冗的政治结构中,寻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施政通道,进而实现国家的振兴。而反观那些具有崇高理想,以刘宗周、叶向高为代表的官员们,虽然有文化、有思想,也忠心报国,但却缺乏一个封建官员所必需的灵活,一味的高标准高追求反而成为了他们的负担,在仕途上过于耿直、主观成了他们失败的最大原因。而袁崇焕恰恰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