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7日,日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功地突袭了珍珠港。!晓?税_宅¨ ¢哽+薪~蕞~筷+不过,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珍珠港正处于沉睡状态。飞机整齐地排列在机场上,等着日军来轰炸;高射炮无人操作;弹药库大门紧锁,钥匙也不知去了哪里。幸运的是,美军的3艘航空母舰都不在港内,它们被派去守卫另一个可以开辟为机场的小岛去了。但是,尽管如此,日军的突袭仍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8艘战列舰瘫痪,2 402人死亡。日本所豪赌的是,在遭受如此突然而惨重的失败之后,美国将同意与日本签订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为所欲为。当时的英雄、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185]并不认为这次袭击的决策是正确的。他了解美国人,知道他们最终会从一开始的混乱和迷茫当中走出来实施反击,他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一耻辱。毕竟,美国人的损失并没有达到他们一开始所设想的程度。美军的航空母舰要比战列舰重要得多,而且,由于日军发现航母不在港内,他们担心遭到反击,于是过早撤退,导致关键的海军基础设施(油料罐和造船厂)、潜艇和信号情报装置全都毫发无损。
1942年上半年,英美两军在太平洋战场持续失利。丘吉尔是一个老派的帝国主义者,他决心向世人显示英国的力量。他知道维持英国在印度的统治这一“面子”有多么重要,也非常看重他那不同寻常而又少有反省的自信,这样他就能依靠区区6万英国军队和一支主要由当地人组成的部队来维持英国对拥有4亿人口之众的印度的统治。他命令两艘大型战列舰开进印度洋,以便宣示英国的力量,威慑日本。然而,这两艘巨型军舰遭到了日军飞机的袭击,双双沉入了大海。?齐/盛.晓,说\蛧- .冕.废^阅^独¢现在,日军开始取道泰国等地进攻马来西亚,而美军在关岛和威克岛的空军基地也遭到了日本海军的攻击。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了《联合国家共同宣言》,在东南亚建立了为英国所掌控的最高司令部。然而日本对此毫不在意,他们攻占了菲律宾的马尼拉和新几内亚岛的大部。1942年2月15日,英国人再次遭受了沉重的打击——新加坡陷落。100多年来,新加坡一直是英国的属地,也是利润丰厚的贸易中心。2月8日,日军发起进攻,此时还有13万大英帝国军队驻扎在这里,兵力是日军的5倍。但是,英军连一辆坦克也没有,而日军有200辆。此外,日军在空军上的优势也非常明显。英军投降后,约8万名战俘(有英国人、澳大利亚人、印度人)被日军押往战俘营,等待他们的将是强制劳动、饥饿、死亡等无比残酷的境遇。
1942年2月下旬到3月上旬,日本海军一路势不可挡,进入印度洋后攻打了锡兰[186]。随后,一艘英军航母被击沉,英军舰船于是不得不远离印度洋。此外,日军也攻打了缅甸,以图切断中国国民革命军的供应线。中国国民革命军阻碍了日军的计划,并且仍然在顽强抵抗。美国人对他们施以援手,不但派出军事顾问,还援助飞机,并且通过缅甸公路向中国运送补给物资。英军起先想固守他们的殖民地,但是兵力严重短缺,缅军的作战能力又无法保证,何况当时的日军还拥有制空权,所以只能向后撤退。这是一次长达1 600公里的艰难跋涉,一路上,地形非常复杂。最后,他们终于在5月初到达了印度边界。此时,雨季来临,才使日军无法继续进攻。,狐¨恋′闻·学! ¨首_发^现在,中国国民革命军的供应线已经被切断,只剩下一条飞越喜马拉雅山脉极其危险的航线。不过,中国国民革命军还是成功地拖住了3/5的日军,安东尼·比弗中肯地写道:“许久以来,中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像是缺失的一部分。”除了中国,其余区域都没能抵挡住日军如潮的攻势。美军名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187]曾经放言守住菲律宾,但是他的大部分飞机都被日军炸毁在了机场上。3月,麦克阿瑟被调离了战场。麦克阿瑟曾于1937年从陆军退役,后来成为了菲律宾自治领政府[188]的军事顾问。1941年,麦克阿瑟再次服役。现在,他溜到了澳大利亚。不过他发誓:“我还要回来。”他的8万名士兵在马尼拉湾的柯雷吉多尔岛一直抵抗到5月8日。在澳大利亚,美国和欧洲帝国的一系列退败引发了严重的恐慌。日本只是一个远离大陆的岛国,如今却极大地拓展了自己的疆域。日军在中国占领了大片的土地,并对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