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句话说,他登台演出纯粹为了圈钱,毫不顾及观众的感受。\s.h′u?q·u?n′d_n¢s..^c,o·m-
他制定实施的王田和奴婢政策,打的旗号是增加国库收入,维护百姓利益,其实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豪强地主,除了多向官府交钱外,其他好处没有,只觉得自己被忽悠了。
这从公元9年颁布起仅三年就告吹,税收则由“什一而税”达到“实什税五也”,税率提高了4倍,奴婢的口钱则增加30倍,达到每人每年3600文。
这两项政策遭到所有人的反对。
从公元7年居摄到23年玩完,在这十多年间,王莽四次下诏改革币制,五次下诏重申币制命令和禁止民间私铸货币的严刑峻法,通过频繁变化币值、使用廉价币材、货币贬值等办法,辅助以必要的威逼、酷刑等强制手段,把老百姓的财富一步步、一点点哄骗到自己手里。
王莽代汉后一直想抹去人们头脑中对刘氏王朝的印记,在各种社会政治生活中打上新莽王朝的色彩,以便历史留名。~s,h!u·b`x!s`.?c.o-m?
当时的繁体“刘”字由卯、金、刀三个部分组成,这其实与货币毫无关系,但王莽要大做文章。
他认为,当时流通的货币是五铢钱、契刀、错刀等,大家往往通称金刀,要是大家都不用它们,不就等于脑子里不再想着刘氏汉朝了吗?
他宣布,金银收归国有,不准兑换;废除汉朝的货币,代之以新莽货币。
这种新莽货币经过一次次贬值和使用劣质币材,形成“5物6名28品”的系列。
所谓“5物”是金、银、铜、龟甲、贝壳5种不同的币材;6名就是6种货币的名称,即黄金、银货、龟币、贝币、布、泉;28品则是28种货币交换的比值。
大家看好了,这种货币体系如此复杂混乱,连王莽自己也说不明白,只有极少数负责操作此事的心腹才是内行。
新莽货币,本应与历代的货币一样,既能反映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又方便老百姓使用,现在却是让大家看着都晕。^y/u`e¨d+u.d^i?.~c-o~m?
这没关系,我的这一把,玩的就是让你晕,乖乖掏腰包就是了。
这样,王莽通过暗夺、明抢、哄骗等几招,成功地把社会经济搞得乱成一锅粥,自己和极少数权贵的财富则呈几何倍级迅速增长。
后来,有人跑上台来把他砍死时,一翻他兜里,还有60万斤黄金!
王莽被骂的第二个原因是用人失败。
他为了登基和坐稳皇位,用的绝大多数是无德无才之辈。
这些家伙只会干两件事:一是忠于王莽以谋取进身之道;二是敲诈勒索以中饱私囊。而那些有德有才有抱负的人(如刘秀),则报国无门,没有用武之地。
翻翻历史就会发现,那些一心想当一哥,又不懂这个道理的人,注定只是个过客。
大家来看看王莽的用人之道。
他由自己用的人捧上台,又毁在这些人的手里,是个很值得思考的历史宿命。
前面说了,王莽把哀章伪造的铜柜当做受命代汉的符瑞。其实,他比谁都知道,这玩意儿其实也不过就是个普通物件。
但是,他有决心、有信心就用这个玩意儿,把全国干部群众欺骗到底。
他按照哀章的这个符瑞,封拜大臣11人,组成新朝朝廷的核心领导班子:
在这个班子中,王舜、平晏、刘歆、甄邯、王寻、王邑、甄丰、孙建等8人,本来就是老班子成员,是王莽的心腹爪牙。他们早就有思想准备,一见王莽的任命,立即走马上任。
哀章则兴奋极了!
他心想自己不过是一个游学京城的混混,昨天还在为不知道下一个该忽悠谁,下一顿饭在哪儿吃发愁。今天,完全拜托这虚伪、凶残和无耻的政治生态,靠自己略施小计,便平步青云到国家的领导核心,难道还不是凭空捡了个天大的便宜?难道还不让人睡觉都笑醒?
哀章内心有说不尽的欣喜:当官原来如此简单!
他得知王莽组建新班子的消息后欣喜若狂,怕王莽反悔,没等公家发服装,自己迅速做了一套官服,主动上朝谢恩,立即走马上任。
只是王兴、王盛两个名字,本来就是哀章胡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