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皇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皇 > 大明:朱元璋捡到了我的手机 > 第147章 大明府兵!

第147章 大明府兵!

二代,各个养尊处优,哪里能吃多少苦?也就少数的人能坚持下去。¢x¢n*s-p¢7^4¢8,.~c¢o·m/”

“军校培养的人才,是为了跟随藩王前往大明之外征战四方,是真正要上战场搏命的,故选拔人才务必严格,要有考核,更要有靠谱的将官,如今魏国公,信国公那一批随着您打天下的老臣尚在,正好可以让,来军校教学,成绩优异者,就可以跟随诸位殿下去就藩。”

“您想想吧,这天下的百姓有多少都想着当官,如今,有一个渠道能直接从军校进入藩王的麾下效力,还不云集响应?这军校正好可以让天下人都知道,踊跃参军!”

朱元璋闻言笑了,道:“朱辰,你这是深思熟虑许久了吧?连培养军官的事儿,都替咱想好了?”

朱辰洋洋得意,道。“老祖宗,我这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将历史读透了而已。”

“你说的都不错,但还有最大的一个问题,若是改革卫所制,那些退下来的卫所士兵该怎么办?若是他们不能妥善安置,那这些事都无从谈起。”朱元璋思虑了一会儿,最后说道。

“您不会以为这些卫所兵真的想要一直当兵吧!”朱辰望着朱元璋不可思议的叫道。

“咱也知道军户过得苦,但那也没办法呀!”朱元璋有些尴尬的说道,要说他不知道底层军户的问题,那就是放屁了,只是他一直觉得这都是小问题罢了,没想到这次爆出来这么大个雷。

“其实这些退下来的卫所士兵是最好安排的。”

“哦!怎么说?”朱元璋连忙询问道。

“老祖宗可记得之前的乡官之事?”

“自然,自从咱推出了乡官,各地的吏员干劲十足,各地的家族也有子弟入乡官,咱的政令传达到各地,速度比以前快得多,也有了人为咱办事,推行新政,朱辰,咱要记你一功!”朱元璋虽然不知道朱辰提起这个想要做啥,但他还是很高兴,乡官制度的确帮他解决了不少问题。

“不必如此!”朱辰挥了挥手道:“可是老祖宗你想过没,乡官制度现在固然效果不错,可是时间久了呢?那些吏员成为乡官,那些家族子弟在乡官的位子上坐久了,他们会不会与当地的家族士绅媾和?他们会不会变成当地势力的爪牙?”

朱元璋闻言眉头紧锁,喃喃道:“这……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老祖宗您心里清楚,这些都是早晚的事情,所以不如让部分年老的、残疾的退下来的兵卒,进入乡官体系,文武之间天生有矛盾,这文官看不起武官舞刀弄棒,武官看不起文官酸腐文弱。

这个道理用在乡官之中的吏员与家族子弟上也一样,他们是看不起那些退伍的老兵的,他们之间有隔阂、矛盾,就不会沆瀣一气,便能彼此监督,不正是文武制衡的大好局面么?”

文武制衡?

朱元璋的眼中顿时闪过一抹精光,文武制衡也一直是他所用的手段。

不过,朱元璋从未想过将这手段用在基层,经过朱辰提醒,朱元璋忽然茅塞顿开,是的,如此一来,不仅解决了卫所士兵的问题,连带将乡官腐朽的问题也解决了。

“其实吧!大明军队的腐朽责任并不全在卫所制度,更大的责任在于你的户籍制度,军户地位低下,每天任劳任怨,凭啥要保护大明呢!”

朱元璋眼睛瞪大,怒道:“什么?你说咱的户籍制度有问题?哪里有问题!”

朱元璋觉得很挫败,更愤怒,他最得意的卫所制度,已经被朱辰给否定了,户籍制度,朱辰也要否定?

朱辰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朱元璋的怒火,他嘿嘿一笑道:“老祖宗别生气,我这不是也为了咱大明朝好么?你先听我说,等我说完了你再生气不迟,大明户籍制度的核心在于‘以户定籍,以籍定役’。

洪武三年,您定了户帖制度、后来又有黄册制度,这职业呢有民户、军户、匠户、灶户、医户等等,职业世袭不得改籍,自己当军户的世代从军,承担卫所兵役。”

“等于说我一平头百姓,生下来这辈子命就注定了,我要是军户、匠户、灶户,永远不能科考当官,也不能去干别的,这辈子就被锁死了,您说心里面能没有气么?”

朱元璋冷哼一声,道:“元末乱世终结,百废待兴,不规定这些怎么能快速稳定天下?”

朱辰点了点头,先是肯定朱元璋的制度有优点。

“您说得没错,战后社会的秩序重建,需要强化管理,不然人口流散、土地荒芜,没人耕种经济怎么办?没有当兵的兵源怎么办?怎么支撑卫所?所以这户籍制度有好处,但是不能因为好处就看不到这制度后面的弊端。

老祖宗,匠户、灶户苦啊,根据后来的《明史·食货志》记载,匠户灶户‘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