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不得息,衣食常不足’军户还要自备武器、粮食戍边,到了永乐年间,哦,就是您四儿子朱棣那时候,逃亡的军户已经到了一百二十万之多,占了在籍军户的四成!”
朱辰痛心地说道:“老祖宗,人生下来天赋不同,能干的事情不同,天赋也不一样,有的人善于读书,有的人善于从军打仗,有的人善于手工匠作,但是他们都被户籍制度给锁住了。”“人人不能施展所长,人人都被禁锢在一个个小圈子里面,这经济还有活力么?这人生还有希望么?虽然有您现在推行新政的举措,但户籍制度,积弊会一直累积下去,直到爆发的那天。”朱元璋眉头紧锁,道:“你说的积弊爆发,会累积到什么程度?给咱说说。”朱元璋已经被朱辰说的意动,但身为君王的威严,让朱元璋还不死心。“第一,流民,赋役过重,若是再累积天灾,那就会产生流民暴动,比如大明中叶的荆襄流民暴动,更别提到了明末小冰河时期,天灾不断了。”“第二,民变,匠户、灶户过得苦、军户也苦,匠户与灶户就会罢工,而军户便会武装反抗朝廷,若三者合流则声势浩大,便是朝廷也要头疼,你可知,大明朝的掘墓人,闯王李自成就是出身于军户家庭。”朱辰长叹口气,道:“大明嘉靖时期,张居正为何施行‘一条鞭法’呀?还不是因为户籍制度在那时候名存实亡,已经失效了,老祖宗,过度依赖行政管控而忽视了社会弹性,这终将让社会停滞、动荡,人心需要疏导,不可强行管控啊!”“一条鞭法”在嘉靖九年由桂萼提出,但当时并未推广到全国,一直到五十一年后,才由张居正于万历九年推广到全国。为何提出到实施,相隔了五十一年?就是因为在这五十一年的过程中,户籍制度名存实亡,士绅兼并土地,隐藏户口,朝廷根本收不上税来,他只能变革,唯有变革才能适应时代、缓解矛盾,为当时的大明提供新的税收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