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走,朱樉还一边很是遗憾的说道:“老四,二哥不能去北边杀敌,你就帮二哥多杀些敌寇,可不能落了咱们老朱家的威风。.5?d/s,c*w¢.?c?o′m?”
闻言,朱棣一拍胸脯,道:“二哥放心,打北元那群人我有的是手段,五征漠北岂是浪得虚名?”朱棣说完才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好在朱樉也没在意,调侃道:“老四,还没到晚上怎么就说胡话了?还五征漠北,做梦去的漠北是不是?哈哈哈!”纳哈出吞并金山,虎视大明辽东,多年来一直是朱元璋的心腹之患。在正式出兵前,朱元璋针对纳哈出做了不少的先期准备,多次派遣使臣,利用其内部矛盾动摇其部众意志,还拉拢了兀良哈三卫等蒙古部落,旨在令纳哈出孤立,切断纳哈出与蒙古高原的联系。故朱元璋出兵金山,除了吞并高丽的时机已经成熟之外,也有顺势而为的原因。朱棣卯足了劲儿,决心在北伐战场上建功立业,让朱元璋看看他的才能。大明的战争机器,再度运转,势要破金山,平辽东的纳哈出。东宫,皇太子朱标捧着一卷书,正安静地阅读,这时,一个小太监走了进来,说道:“殿下,永昌侯求见。”朱标的眉毛微微抖了一下,轻声说道:“去告诉永昌侯,本宫正在处理政务,待处理完后,自会召见。”小太监闻言微微一怔,永昌侯与朱标的关系谁不知道?蓝玉可是太子妃常氏的亲舅舅,如今常氏虽然已经亡故,但其子朱雄鹰可是铁打的大明皇位继承人,蓝玉更是直接被打上了太子党的标签。可现在朱标竟然对冷落蓝玉,这让小太监有些疑惑,不过疑惑归疑惑,但他还是退出去,回告蓝玉。而朱标则不急不缓地读书,他就是想着晾一晾蓝玉,父皇去建文朝的时候,蓝玉就有些上蹿下跳,这次正好让他冷静冷静,他也不想历史上的蓝玉案再次发生。大约过了一个时辰,朱标才叫来了小太监,让他将蓝玉叫了进来。刚走进书房,蓝玉先是行了个礼,然后对着朱标急切的问道:“殿下,今日在朝堂之上,您为何不帮臣说一句话?让北伐主将之位,落在了宋国公头上?”得!朱标的心中暗叹口气,他让蓝玉在外面等了一个时辰,却毫无卵用。朱标定了定神,轻声问道:“永昌侯觉得,北伐主将该选你?”蓝玉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说道:“殿下,臣自从跟随开平王投奔陛下,每战争先,鄱阳湖之战,臣拼了性命与陈友谅军激战。”“洪武元年,末将随魏国公、开平王攻克元大都,驱逐元顺帝,之后又往山西、陕西等扫荡北元余孽。”“还有洪武三年,臣征讨大夏,攻克重庆、成都,哪一战臣不尽心尽力?哪一战敌军不是被臣打得落花流水?可是如今纳哈出盘踞金山,朝廷与高丽联手夹击纳哈出所部,为何不选臣?”“算是臣不能担当主将,也可以让臣如同当年伐云南一样为先锋,可如今陛下却让臣前往北平守着北平府,远离了战场,臣不明白,心里不痛快,臣不明白自己到底哪里比不上宋国公?论行军打仗的本事,臣自问不比宋国公差!”当着朱标的面,蓝玉将心里话一股脑地全都掏出来。朱标差一点气笑了,他扶着额头,止住了蓝玉继续说下去,问道:“永昌侯,今日在奉天殿,父皇与你说的那番话,你可明白?”蓝玉闻言一愣,道:“陛下命臣前往北平府,守备好边疆抵御北元,臣自然明白。”朱标凝视了蓝玉片刻,提醒道:“别忘最后那句话,父皇让你好好打磨一下心性。”“臣心性很好,不需要打磨!”蓝玉依旧还是不懂。朱标的手指敲击着案桌,轻轻说道:“永昌侯,父皇‘因病辍朝’那几日,你可是忙得很啊!”其他的勋贵大臣都刻意减少了迎来送往,唯独蓝玉异常高调,还举行了数次夜宴,朱元璋回到大明之后,锦衣卫自然将百官的行径都告诉了他,蓝玉那么高调能不被知晓?“殿下,那些日子臣与大臣们来往密切,也是想要替殿下您分忧!”蓝玉并不觉得自己做得有什么不妥,他领军打仗的本事没的说,但是在政治嗅觉上约等于零。朱标也懒得再多言了,直接从书架上取出一本书,递给蓝玉道:“永昌侯的这份心意,本宫可受不起,父皇的圣旨下来无人能更改,你去北平府戍边,若有闲暇时期不如多读读书,这本《贞观政要》就当本宫送给你的礼物吧!”说完,他便转身离去,若是蓝玉看了依旧还是如同往常那般,那日后自己当政,就要好好考虑一下了。《贞观政要》成书于唐代,乃唐代史学家吴兢所编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