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皇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皇 > 辽东邪侠 > 第10章 宿命之辩

第10章 宿命之辩

白狼山,明日史书便会记载——'七星坠野,天命归顾'!所以范先生,史书总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你所谓的天命不过是愚弄弱者的把戏,天命是什么?天命就是强者所制定的,强者才有权利解释天命,弱者只能在强者手里规划的天命下苟延残喘,如绵羊般被宰割罢了。

范文挥袖荡开地宫烟尘,剑指太极两仪图道:"顾兄可知老子为何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非谓天道冷酷,而是说日月雨露不因尧舜而多施,不因桀纣而少降。《阴符经》曰‘天生天杀,道之理也。‘你报复耶律族,改耶律族命,可曾见天道为此落泪?"散落灰尘落至顾远脚下,竟将他的倒影扭曲成耶律洪的模样。

"《易·丰卦》言'日中则昃,月盈则食',顾兄可知秦始皇集十二金人镇国运,为何二世而亡?只因他不懂'持而盈之,不如其已'!隋炀帝欲借龙脉永固江山,却不知'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这便是不遵'物壮则老'天道之诫的下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卧薪尝胆二十年,非靠逆天改命,而是'居众人之所恶'的至柔之道!伍子胥悬目东门时,可曾想过刚极易折?你此刻的暴怒,恰似当日夫差强筑姑苏台,终将被柔水般的时势吞没!庄子讲庖丁'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商汤曾在桑林祷雨,甘霖非因他自焚求告,而是顺应四时云气!李冰父子劈玉垒山,非是逆岷江之势,而是'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分水堤突然暴涨,将星砂冲成天然河道:"这,才是真正的'人定胜天'!庄子云'道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你看这地宫裂缝中的野藤,它不争日月,却能在石缝中生灭千年;你强改星图,却要千万无辜中原人为你的执念陪葬!《道德经》第十六章言'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春生非因人力,秋收不凭星术,你可知商鞅变法虽成,却死于自己制定的连坐法?这便是'反者道之动'!你越是强求,越会走向愿力的反面,你此刻不过是为下一个耶律洪铺路!

!顾远冷笑道:"看来范兄还是和我话不投机啊。"

"非也,在下只是觉得顾兄想法可能有失偏颇,与汝讨论一番发表在下个人愚直之言罢了,望顾兄切莫怪罪!"范文拱手回应。

顾远问到:"那还请范兄给个明确的答复,要不要助我一臂之力?"

范文收剑入鞘时,指尖有意无意拂过剑柄螭龙纹,那是三日前朱温亲赐的御制宝剑。"顾兄既有此等济世胸怀,范某自当...慎重考量。"

顾远轻笑,一脚滑去刚才地面凝成北斗残局。他弯腰屈指一枚石子在地上写出"朱友珪"三字。

"听闻郢王殿下近日在查幽州军械案?"只见顾远手指突然笔锋一转,化作契丹密文中的"龙渊"二字。

范文的瞳孔微微收缩。他想起昨夜在郢王府地宫见到的七具焦尸——每具尸骸腰间都系着刻有"龙渊"的青铜令牌。此刻顾远故意提及此事,分明是在警告他:你告诉朱温这件事,我亦能断你后路。

顾远笑意更深,又从怀中拿出半枚虎符:"这是去年契丹大营缴获的调兵符,另一半..."他故意顿了顿,缓缓说道:"在陛下枕边的鎏金匣里。"

地宫忽然刮起阴风,范文凝视着虎符上的狼头纹路,这与三日前截获的契丹密信中暗号完全吻合。他终于明白顾远为何敢孤身入局:此人早已握住朱温勾结契丹的铁证,却隐忍不发,分明是要待价而沽。

"范某会保持沉默。"他忽然撕下道袍一角,蘸血写下《周易》困卦爻辞,"但顾兄若在潞州妄动杀劫..."布帛飘向顾远时突然自燃,灰烬中浮出"泽无水"的卦象:"困于石,据于蒺藜——这道理顾兄当比范某更懂。"

顾远抚掌大笑,袖中突然射出三枚飞针入卦象:"好个'动悔有悔'!"针落处恰成反卦,将困卦化为未济:"那便看看是范兄的周易奇门精深,还是顾某更胜一筹了?"

卯时三刻,范文走出,袖中暗藏的青铜晷针突然转向东南,那正是郢王府的方向。

"先生留步。"顾远的声音忽从背后传来,惊起夜枭掠过枯枝。范文回身刹那,瞥见地宫穹顶的顾远内力所致的北斗七星图缺了摇光星位——三日前钦天监奏报"七星隐曜",此刻方知是顾远改换了星图投影。

"顾兄还有指教?"范文此刻冷汗直流,手又不自觉的握住了剑。

"替我给郢王殿下带句话……"顾远的身影突然如鬼魅般出现在他的身旁。"龙渊剑的第三道血槽,该开封了。"说完这句话后,顾远便向他扔出一枚青铜碎片,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