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皇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皇 > 读六大名著说官:解析古代政治智慧与权力运筹 > 第33章完结

第33章完结

奇异的是,荆州防线,久经经营,关羽之军身经百战,何以吴军一战成功,而关羽之师瞬息土崩瓦解,先是拒守小城麦城,很快连麦城也呆不下去了,只剩几十骑人马走小路奔逃,结果被擒被杀。′咸,鱼/看¨书- ?追!最~芯′璋_踕?

孙吴取胜,有多种原因,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吕蒙、陆逊争取了人心。惟有人心归顺,才是真正的安定,也惟有争取了民心军心的支持,关羽军才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惨。

吴军争取荆州人心动摇关羽军心的办法大略有三。

一是既入荆州,马上保境安民,秋毫无犯,书中写道吴兵齐入,袭了荆州。吕蒙便传令军中:”如有妄杀一人,妄取民间一物者,定按军法。“且不但有言,而且有行,令传得及时,则民心易定,行做得坚决,故民信大增。

一日,大雨。蒙上马引数骑点看四门。忽见一人取民间箬笠以盖铠甲,蒙喝左右执下问之,乃蒙之乡人也。蒙曰:”汝虽系我同乡,但吾号令已出,汝故犯之,当按军法。“其人泣告曰:”某恐雨湿官铠,故取遮盖,非为私用。乞将军念同乡之情!“蒙曰:”吾固知汝为覆官铠,然终是不应取民间之物。′鸿¨特?晓-税`惘′ ~罪′薪_漳·结?埂¨新?快-“叱左右推下斩之。枭首传示毕,然后收其尸首,泣而葬之。自是三军震肃。

虽然不是为了私利,又是吕蒙同乡,但因为他取了民间之物,还是要军法从事,这样的举措,在彼时彼地,自然深得人心。

二是荆州原有官吏,依旧任职。

这件事又做得好。书中特别提到潘。《三国演义》对潘大为不满,说他好酒误事,还说赵累曾劝说关羽勿用此人。赵累说他贪杯,他果然贪杯,说他误事,他自然误事。其实,潘原本是个很有才干的将军,只是刘备关羽不曾发现他的才能,更未予以重用。倒是孙权发现他能力不凡,而且为请他出山理事,费了精神。据《江表传》记载,孙权得了荆州,荆州官吏尽皆归附,惟有这潘不曾归顺,称病在家,不与孙权见面。他不见孙权,孙权偏要见他。他不是有病吗?好,就叫人抬着床到他家里接他出来。那潘还是趴在床上不起来,”涕泣交横,哀咽不能自胜“。也真难为孙权这位碧眼江东之主,他一面好言安慰潘,一面让身边的近人用手巾给潘擦脸。潘这才下地拜谢。`我.地*书·城+ *蕞*辛!蟑′劫+埂`辛-快~于是任潘为治中,”荆州诸军事,一以谘之“。

《三国演义》不这样写,只说权劳军毕,”任命潘为治中“。但这就有了疑问,潘在关羽手下喝酒、误事,到了孙权手下,便能安治荆州。个中原委,可能解释得清?

三是善待关羽家属,”另分别宅,不许闲人搅扰“。

这显然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举措。惟有善待其主,才能善待其卒。于是又有了第四,善待随关羽出征的军卒家属。书中写道吕蒙在荆州,传下号令:凡荆州诸郡,有随关公出征将士之家,不许吴兵搅扰,按月给与粮米;有患病者,遣医治疗。将士之家,感其恩惠,安堵不动。

适当此时,关羽遣使至荆州,质问吕蒙为何违约。使者入城,吕蒙以宾礼相待,设宴接风,又送至馆驿安歇,凡此种种,真正做得有理有利有节。虽然夺取荆州获得大胜利,却不骄傲,故而对来使以礼相接;而且还要给使者留下美好印象,故而设宴款待。宴会已罢,又送馆驿安息。馆驿者,接待外宾之地也,送馆驿便证明自己是荆州之主。如此看来,吴下阿蒙,是有心人也。

更可怕的是,”于是随征将士之家,皆来问信,有附家书者,有口传音信者,皆言家门无恙,衣食不缺“。

这使者便把这些消息统统带回关羽军中,而关羽不明利害,不思对策,还要”喝退使者“,自摆威风。”使者出寨,众将皆来探问家中之事,使者具言各家安好,吕蒙极其恩恤,并将书信传送各将。各将欣喜,皆无战心。“成成败败话民心”各将欣喜,皆无战心“,这就是军心的动摇。如此而已,岂有它哉。关羽不败,更待何时?

中国古来传统,最是重视主帅,最是轻视士兵。为古代皇帝、主帅、将军、谋士作传的书可说多而又多,而为普通士兵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